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发改委地区司大力推进尾矿库治理!矿山固废综合利用势在必行!
近日,发改委地区司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在京召开黄河流域尾矿库集中区域综合治理评审会,研究确定入选区域,生态环境部固体司、矿山安监局非煤司有关负责同志和12个申报地区代表参加会议。中咨公司资环部、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矿冶科技集团、恩菲工程技术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参加评审论证。下一步,地区司将会同有关方面指导入选地区进一步修改完善治理方案,区分轻重缓急,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黄河流域重点区域、重点类型尾矿库治理。

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且产生量持续增加。据悉,我国矿山每年废石排放量超过6亿吨,堆存总量已达数百亿吨,是名副其实的废石排放量第一大国。尾矿同样如此,2021年我国尾矿堆积量增长到235.1亿吨,相比一些发达国家80%以上的利用率而言,2021年我国尾矿综合利用率仅32.7%。它们的堆积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同时也是资源的浪费。
矿山固废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土资源部、卫生部曾发布的《矿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针对矿山固体废物提出要大力推广选矿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包括:
-
①尾矿再选和共伴生矿物及有价元素的回收技术;
-
②利用尾矿加工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如做水泥添加剂、尾矿制砖等;
-
③推广利用尾矿、废石做充填料,充填采空区或塌陷地的工艺技术;
-
④利用选煤煤泥开发生物有机肥料技术。
具体包括:
矿山固废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锌尾矿中含有大量的铅、锌、银等元素,在锡尾矿中含有大量的铜和锌及伴生元素。可以采取电解气浮法、溶剂萃取法、重磁浮法、电极回收法等进行回收。
02 制作建材
一是用以制作水泥和硅酸盐建材,因为含有大量铝、硅等元素;
二是玻璃,如在石英脉型的金矿和钨矿中含有大量石英,碳酸盐矿含有大量的萤石、方解石、白云石,花岗岩型的尾矿都可以作为生产玻璃的原料和配料。
三是微晶玻璃的制造,也称为玻璃陶瓷,可用于建筑房屋的隔墙,耐热性和节能型较好。
四是铸石,矿山固废含有大量的煤矸石和废石,如花岗岩、白云岩、石灰岩等,都是铸石的理想原料。
五是制砖,例如马鞍山矿研究院采用齐大山、歪头山铁矿尾矿,成功地制成了免烧砖;丹东市建材研究所利用金矿矿渣为主要原料,加入部分塑性较好的黏土原料,经烧结而制成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废矿渣饰面砖等等。
废石用做井下充填料:一种是直接回填,将上部中段的废石直接倒入下部中段的采空区;另一种是将废石提升到地表后,进行适当的破碎加工,用尾矿和水泥拌和后回填采空区,这种方法安全性好,但处理成本较高。
尾矿中有一些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将尾矿直接加工即可当做微肥使用,或用做土壤改良剂。如尾砂中的钾、锰、磷、锌、锡等组分,常常可能是植物的微量营养组分。门尾砂中含有方解石、长石或者矾类盐,可生产工业污水絮凝剂、捕收剂等;另外,尾砂还可做杀虫剂等用于农业生产。
众所周知,砂石骨料是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用量最大、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尾矿和废石都可以经过再加工用作砂石骨料。
01
中国超级大工程——“深中通道”可以在高腐蚀性的海水中浸泡100年还能正常使用,正是得利于含有特殊物质的尾矿砂,使得造桥建材能够在海水的高腐蚀作用下历久弥坚。
02
淡水河谷尾矿变矿砂
经过7年研究并投入约5000万雷亚尔(约合87.89万美元),淡水河谷研发出了将尾矿转化为优质矿砂的工艺,并且,开发出的砂产品可用于建筑行业。
2021年以来,该公司已加工生产约25万吨这种可持续的砂产品,并计划通过出售或捐赠的方式将其用于混凝土、砂浆和水泥的生产或是用于路面铺设。
03
四川攀枝花银江水电站首次实现大规模“尾矿筑坝”
攀枝花有全国最大的钒钛磁铁矿,也是一座被尾矿包围的城市,多年开采堆积了约5.8亿吨的尾矿固废。后经长江科学院建筑材料团队三代科学家数十年不间断努力,以铁尾矿为主要骨料的混凝土被研发出来,其各项性能均达到大坝的设计要求,完全能满足大坝“百年工程,千年校核”的各种极端考验,综合性能甚至优于常态的天然骨料混凝土。
我国矿山固废资源十分丰富,其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较高,但因目前处理技术尚不成熟,政策不完善等原因,我们还未完全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但在当前“双碳”背景下,在“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在绿色矿山的建设要求下,伴随着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的发展,矿山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势在必行!
(来源:环境生态修复网)